台灣肝臟研究學會(TASL) | 財團法人台灣肝臟研究暨教育基金會(TASLF)

相關訊息
3成國人脂肪肝!智慧篩檢啟動 拚3年擴展至25家醫院

 

台灣肝臟研究學會、台灣諾和諾德、高雄醫學大學、中山大學、台灣生醫大數據科技(國衛院與華碩合資成立)今日簽署合作備忘錄(MOU)。(李念庭攝)

台灣脂肪肝盛行率逾3成,與肥胖、糖尿病息息相關,增加1.5倍心肌梗塞、1.4倍腦中風與2倍肝癌風險,減少4年平均餘命。醫師指出,過半國人不知道自己有脂肪肝,為落實脂肪肝早篩早治,產官學界今宣示啟動全國性智慧篩檢計畫,盼改善診斷落後現況。

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劉俊人指出,成年人每10人就1人有脂肪肝,且出現年輕化趨勢,在糖尿病、肥胖族群中更高達6至8成。脂肪肝是全身代謝失衡的第一個警訊,連帶血糖、血壓、血脂問題都會出現,更會增加近3成心血管疾病風險。

劉俊人表示,未來脂肪肝盛行率會越來越高,若加上糖尿病、肥胖等問題,演變成代謝性脂肪肝,肝纖維化及硬化風險提高,有1~3成可能進展為肝癌。然而,過半國人不知道自己有脂肪肝問題。

台灣肝臟研究學會、台灣諾和諾德、高雄醫學大學、中山大學、台灣生醫大數據科技(國衛院與華碩合資成立),今日簽署合作備忘錄(MOU),啟動全國首創「代謝脂肪肝與肥胖風險分層及管理智慧篩檢計畫」,預計3年內擴展至全台25家醫院,打造代謝脂肪肝病肝炎防治網,建立台灣脂肪肝登陸資料庫,整合智慧篩檢與大數據。

高醫大代謝性疾病與肥胖研究中心主任莊萬龍說明,此計畫結合非侵入性檢測技術,打造具彈性且實用的脂肪肝智慧篩檢與照護系統,包括風險評估工具、臨床決策支援系統、及個人化治療建議,朝精準醫療方向落實,希望降低代謝性脂肪肝整體負擔。

莊萬龍說,傳統肝臟超音波與肝纖維化掃瞄等檢查,費用高、可近性低、影像判讀不一致,導致許多患者未能早期診斷與治療。透過智慧篩檢與非侵入性技術,希望提升準確度並擴大篩檢覆蓋率。此系統將先以高醫大附設醫院作為示範場域,希望3年內擴展至全台25家醫院,甚至基層院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