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02-27 09:43聯合報 記者李樹人╱即時報導
公衛學者發現眾多C肝村,如何「全篩全治」成為現階段肝炎防治的關鍵,政府應該想辦法讓不願意篩檢的民眾走出來。圖為醫師為患者進行腹部超音波示意圖,非新聞當事人。圖/本報資料照片
僅有國中學歷、年近七旬的嚴姓牙科密醫,年輕時在台北向齒模師學習假牙製作技術,18歲回到苗栗頭份,開起沒有招牌的牙醫診所,無照行醫,替人拔牙、製造假牙,這一開就是50年,以低價吸引鄉親上門。
保守估計,接受過嚴姓密醫療的病患恐達數千人,均成了C肝潛在高風險族群,甚至早已是肝炎患者,但本身卻不自知。早期台灣偏遠地區密醫橫行,且部分藥局私下幫人「吊大筒」(打點滴),針具器械未能徹底消毒,傳散肝炎病毒,形成不少C肝村、C肝部落。
行政院國家C型肝炎旗艦計畫辦公室流行病學組專家群整合七大指標,包括社區篩檢C肝篩檢陽性率大於10%、肝癌發生率、健保資料庫C型肝炎就診率等,將全國各地C肝盛行率風險層級畫分為零至七級,第七級為感染盛行率最高地區,其中就包括苗栗縣苑裡鎮。
從小在苗栗苑裡長大的陳先生表示,以前當地的密醫家數不少,儘管外面沒有招牌,但居民只要是感冒發燒或腹瀉、頭痛,以及牙痛拔牙,都知道可以就近找誰看病拿藥,因為距離苑裡最近的大醫院都在台中,來回可得花上一天時間。
除了密醫之外,西藥房也可能是傳染C肝病毒的大本營,陳先生說,以前藥房裡的藥劑生也常幫人打針、吊大筒,忙的時候,連藥師娘也會扎針,幾乎都是共用針頭。
回憶起小時候的貧乏醫療環境,苗栗縣立委徐志榮充滿無奈,他說,兒時生病時,很少看到穿白袍的真正醫師,都是住家附近的「小醫師」(客家話)照顧鄉民的健康。
徐志榮指出,那時醫療水準較差,即使至診所就醫,打針、吊點滴,護士小姐根本不會更換針頭,只用酒精消毒,肝炎病毒就這樣傳散開來。成年後,做了健康檢查,發現C肝抗體為陽性,顯示他也被感染過,只是幸運地自然痊癒,並未帶原。
除了苗栗苑裡,第七級感染盛行率最高的地區還包括台中市后里區、雲林縣元長鄉、嘉義縣義竹鄉、高雄市梓官區等,均屬偏遠鄉鎮,早期醫療資源貧乏,密醫眾多,針頭重複使用,僅以沾酒精的棉花擦拭,簡單消毒,又扎在下一個病人身上。
C型肝炎旗艦計畫辦公室主任蒲若芳表示,國內部分地區C肝感染者出現群聚現象,具有地緣關係,以梓官區為例,民間社團一次前往篩檢,在所有受檢民眾中,竟超過一半呈現陽性反應。
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李美璇指出,台灣平均C肝感染率約在4%,但澎湖、苗栗及雲嘉南等縣市部分鄉鎮卻高達25%,例如,澎湖白沙鄉、高雄梓官區就出現典型的C肝村。
公衛學者發現眾多C肝村,如何「全篩全治」成為現階段肝炎防治的關鍵,李美璇直言,「國健署應有更多的努力空間」,除了成人健診之外,應該想辦法讓不願意篩檢的民眾走出來。
「民間社團充滿活力、愛心」,蒲若芳說,最近幾年不少民間機構也投入C肝防治,以扶輪社最為積極,配合國家政策,向總部申請經費,與高醫、長庚等醫療體系合作,走入偏鄉,多次執行大規模篩檢,未來健保巡迴醫療如能將C肝用藥列入服務項目,相信更可落實「全篩全治」防治目標。